广州大学空天遥感创新研究院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优势学科资源,引进精品资源,打造广大“遥感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形成国际知名、特色优势突出的广大空天遥感创新体系。
研究院将以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产业转化三位一体为发展战略,加速创新成果产出与产业转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遥感技术创新基地。研究院设立十个创新实验室形成研究基本单元,包括遥感科学实验室、对地观测技术实验室、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大气遥感实验室、海洋遥感实验室、环境遥感实验室、城市遥感实验室、农林遥感实验室、灾害应急遥感实验室、国土资源遥感实验室;建立三个科研支撑中心包括对地观测基础设施中心、遥感大数据中心、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一个综合办公室和一个“五羊星座”重大项目办。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有15位院士和行业领衔专家组成。在此基础上形成和支撑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科创平台,例如,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中心大湾区基地、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示范基地等等。获批广东省省级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亚太区域对地观测数据枢纽及典型应用工具集研发”,承担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政府综合治理应用与规模化产业化示范项目“基于高分遥感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建立了大湾区高分卫星数据遥感云服务平台,具有2P的过去十年大湾区国家高分卫星数据集。
广州大学空天遥感创新研究院将重点发展空天地立体协同对地观测遥导通一体化基础设施、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遥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大气、海洋、陆地、城市、环境、农林、国土与灾害遥感应用等研究方向,深入开展遥感前沿技术研究,实现遥感科学与应用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引进一批遥感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
研究院将以学科发展、科研创新、产业转化三位一体为发展战略,以发展新一代卫星星群为推手,以建立国家级南方遥感创新基地为平台,以建设遥感科学与技术一流交叉学科为核心,以形成一流创新团队建设为目标,以申请执行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为牵引,以小核心大网络为宗旨与国家部委、优势单位及国际领先机构合作协同创新,以服务空天经济和数字经济为动力,加速重大成果产出与产业转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遥感技术国际创新基地。
院长:顾行发院士
执行院长:王晋年院士
副院长:吴志峰、杨现坤
研究方向:对地观测系统论证、对地观测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及应用、空天地一体化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及地球信息科学
办公地点:黄埔校区B1博学楼13楼
顾行发院士
顾行发,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遥感物理专业博士。广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需求与应用组组长、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多尺度气溶胶综合观测和时空分布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研发计划”...
王晋年院士
王晋年,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广州大学教授,广州大学领军人才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IAA主席团成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遥感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遥感地理专委会副主任,“五羊星座”工程常务副总师。2019年获亚洲遥感协会(AARS)杰出贡献奖,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