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上午,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广州大学副校长、黄埔研究院院长张其学,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晖,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黎集怡,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副院长李春雷(主持工作)、黄斌代表理事席位参加会议。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科技和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刘婧,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徐虹,广州大学黄埔研究副院长石晓龙、唐立及相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会议由张其学副校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李春雷副院长代表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作的工作报告。他围绕“坚持党建引领,高起点推进党的建设”“聚焦优势学科,高层次建设人才队伍”“依托创新枢纽,高质量推进平台建设”“坚持市场导向,高水平深化校企合作”“形成科研合力,高标准推进科研工作”五个方面,总结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成绩和基本经验,并汇报下一步工作计划。
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科技专项建设经费预算调整及使用情况》和《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2021年项目收支决算及2022年预算》两个议题。
徐晖副主任对研究院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六点希望:一是开拓思维,创新方法,将学校、黄埔及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增加项目与资金流入,强化“造血”功能。二是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扎根黄埔奉献黄埔,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三是积极协调建设各方,持续推进二期校园建设,确保按时交付、顺利进驻。四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助力黄埔区创新发展。五是把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二期校园优势资源,持续推进省级大学科技园申报工作。六是强化新闻宣传,全面挖掘亮点工作,多渠道报道突出成绩,进一步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品牌。
黎集怡副局长强调: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黄埔区是广州实体经济的总引擎和主战场,研究院要积极推动优势学科与黄埔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攻克卡脖子科技问题,完成产业升级;要助力黄埔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强校地企三方联动,积极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帮助黄埔区留住优秀人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要持续深化校地联系。加强相关信息及政策对接,共同支持黄埔研究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张其学副校长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一是要强聚焦。研究院将聚焦“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建设,借助大学科技园申报契机,做大做强入孵企业。高水平做好新校园产学研孵化大楼规划设计,把研究院打造成集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于一体的广州大学“地标性”对外交流展示科技园区。二是要补短板。要转变观念,探索引企业进校园的新模式,对标产学研成果突出的院所单位,找差距、补短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让更多高水平合作在研究院落地做实。三是要齐发力。研究院是集政府、高校优势资源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科创平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使命。接下来,研究院要进一步汇聚政府、学校、黄埔研究院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科创平台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