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首届“广州大学-华威大学信息学科论坛”在广州大学黄埔研究生院顺利召开。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广州大学和华威大学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学术成果。我院常务副院长李进主持会议,近百名师生参加论坛活动。
开幕式上,广州大学和华威大学代表分别致辞,他们希望两校在未来的合作中,定期举办信息学科研究论坛,构筑师生广泛交往、深度交流的平台,在扩展师生学术视野的同时,推动黄埔研究院国际化信息+智慧枢纽建设。

第一场
Professor Yulan He
对话情感检测的主题驱动和知识感知转换器

Yulan He,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发表了近200篇论文,获得了包括CIKM 2020时间测试奖、AMiner荣誉奖以及图灵AI奖学金等多项荣誉。报告中,Yulan He教授介绍了一种基于主题驱动和知识感知的新型情绪捕捉器,用于丰富神经语言模型。
第二场
Professor Peter Triantafillou
用于系统学习的机器学习

Peter Triantafillou,华威大学计算机系数据科学系主任、教授,围绕机器学习主题,分享了所在团队致力开发的新的ML算法模型:针对学习系统的固有特性,更新数据系统,构建新的计算架构,使机器学习以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具扩展性的方式运行。
第三场
Professor Hakan Ferhatosmanoglu
时空数据的隐私保护共享和生成

Hakan Ferhatosmanoglu,华威大学教授,介绍了一种时空数据的差异私有生成和共享的方法,能够解决目前业内普遍面临的数据发布方法不够准确等问题。
第四场
Professor Nathan Griffiths
概念漂移数据流的在线迁移学习

Nathan Griffiths,信任和声誉、基于代理的系统和机器学习应用领域专家。介绍了在线迁移学习的概念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在线迁移学习(BOTL)框架的新方法。
第五场
Professor Feng Hao
自执行安全协议

Feng Hao,华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安全工程教授,他与同事一起设计的密码协议J-PAKE,被Thread Group采用为执行物联网调试过程的事实标准,并在ISO/IEC 11770-4中标准化。Feng Hao教授重点介绍了其团队自主研发的自增强安全协议:不依赖于第三方即可完成可靠设备登陆认证,目前被广泛用于物联网设备。
据悉,华威大学创立于1965年,是一所稳居世界百强的顶尖研究型大学,在英国各项国内院校榜单中长期稳居前十名,以其严苛的招生标准和优秀的教学及科研质量著称。
2020年7月,我校与华威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依托广州大学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共建国际科研平台,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推动世界一流科技资源落户广州开发区。两校将聚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领域,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师资共建共享上开展深入合作,不断提升广州大学国际影响力,赋能黄埔研究院高质量发展。